编者按
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改革发展,开启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,学校借助陕蒙、京津冀蒙、东北三省一区等区域合作优势,积极与国内兄弟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,着力提升临床教师教学能力,促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,更好地培养具备扎实医学知识、精湛临床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。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,依托学校虚拟教研室平台,组织开展“智汇共享,同创新篇”虚拟教研室校际联合交流研讨系列活动。
学校各临床教学虚拟教研室积极开展校际联合教研活动,为我校临床教师联系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山西医科大学、海南医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的教学名师、优秀教学团队搭建桥梁,建立更加高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,汇聚各校教师团队的智慧与力量,共享优质的临床教学资源,力求在课程建设、教学改革、教材建设、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实现新突破。
本期主题
推进精神病学课程教学同质化
本期嘉宾

杨世昌,医学博士、河南医药大学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心二级教授、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,河南省教学名师,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(精神医学专业)。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,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,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,首次认定河南省高层次人才,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,河南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,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,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,河南省精品课程《精神病学》主讲教师之一,河南省重点学科“精神病学”及“应用心理学”学科核心成员。
活动内容
近日,学校精神病学虚拟教研室特别邀请杨世昌教授作为活动嘉宾,以“推进精神病学课程教学同质化”为题,组织召开专题研讨活动。本次活动由我校精神病学虚拟教研室主任刘永义主持,我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刘志跃教授,教务处副处长李永乐,精神卫生学院教学部部长贾淼以及精神病学虚拟教研室主任单位、副主任单位、成员单位、骨干教师50余人参加活动。

杨世昌教授全面细致地分享了讨论式教学的实施路径,涉及理论课、见习、实习、专硕研究生及住培医师等多环节教学设计,并通过精神分裂症用药案例等具体实例,解析教学中问题设计、学生引导、能力培养、思政融合等的关键方法,强调以“学生为中心”,培养学生临床思维、团队协作与知识运用能力。同时,杨世昌教授还结合虚拟教研室建设,提出构建云端资源生态、运用区块链确权赋能、打造VR沉浸式教研场景等技术赋能策略,为同质化教学提供创新思路。
刘志跃教授在点评中指出,精神医学兼具生物、社会、人文属性,虚拟教研室需汇聚集体智慧、规范教学过程,强调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与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性,要不断加强资源共享与跨单位协作,持续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,推动精神病学教学水平提升。
稿件来源:教务处 编辑:刘莎 复审:赛音德力格尔、姜玉霞 终审:安志新